亞大邀清大特聘教授李家維演講「瀕危的生命界—全球拯救行動」!
2022-03-04
李教授指「全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即將到來」,全球暖化、生物滅絕等環境警示,在在提醒人類應採取拯救行動,攸關地球物種的存亡。
圖說:亞大校長蔡進發推崇清大教授李家維,是位熱愛生命及致力於生態復育的現代科學家。
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3月2日,邀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李家維,以「瀕危的生命界—全球拯救行動」為題演講,李教授提醒,他在世界各地採集、異地復育各種植物物種,物種消失的速度,超乎想像,人類要提早採取行動,才能阻止悲劇到來,這場演講共有亞大主管及線上270多位師生參加。
蔡校長引言時,介紹李教授是打造「植物方舟」的科學家,是位熱愛生命及致力於生態復育的現代科學家。目前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、清華學院榮譽院長、辜嚴倬雲植物保種基金會執行長,曾任科學人雜誌總編輯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二任和第四任館長,長年研究生物礦化、生物演化、物種保育。
圖說:李家維教授展示,被保留在琥珀中的一億年前白堊紀的花朵照片。
李教授開場分享今年春節才剛收到從緬甸寄來的琥珀,保留了一億年前白堊紀的花朵,大自然的奧妙,在相隔了一億年後,再次相遇當年的花朵,言談中,看得出李教授對生命的熱愛。
李教授曾和「Discovery 探索頻道」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展「未來狂想曲」展覽,跳脫時空,以科學為基礎,遙想500萬年後、一億年後、兩億年後地球的樣貌。以物種平均存活的年份歷史來看,500萬年後人類或許已滅絕不再主宰地球,成為地球物種的過客,依照生物演化進程出現了狒禿猴、獵猴鳥。在地球升溫及海平面升高的環境下,物種大幅演化,昆蟲以花般樣態出現捕捉鳥類、魚類長出翅膀成為兩棲動物。科學家對未來大膽的想像,勾勒未來生物樣貌。
「全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即將到來,生命興衰的節奏正在發生」,李教授說,他在世界各地採集、異地復育各種植物物種,物種消失的速度,超乎想像。2050年人口成長至90億,糧食危機及資源分配不均,都是即將面對的問題。此外,全球暖化、生物滅絕等環境警示,在在提醒人類應立刻採取拯救行動,這攸關著地球物種的存亡。
圖說:亞大校長蔡進發(右)感謝李家維教授演講。
李教授也分享了「國家地理頻道」,拍攝他的研究團隊至索羅門群島尋找「英聖龍爪蘭」的過程。年長的李教授和團隊,在雨林區濕熱氣候及陡峭的地形,憑藉對物種保育的熱愛及歷史的手繪圖,最終在巨木上找到瀕臨絕種的龍爪蘭,圓了博物學家夢寐以求的機會,也讓珍貴物種得以延續。李教授的精神與毅力,讓現場聽講者感動拍手致意!
蔡校長提問生態教育及學生在生態復育實習的機制,李教授回應,拯救未來最大的瓶頸不在於資金,而是缺乏人才,缺乏對地球熱愛又具有知識的青年;拯救未來最急迫的世界各地人才不見了,生命科學系漸漸以細胞生物學、分子生物學為主流,了解自然生態的課程不見了。
李教授在企業贊助下,籌畫了未來地球生態學程(Future Earth Ecology),上課地點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庫房、台北木柵動物園的後院及海洋生物館的水塘,最後在馬來西亞的叢林結業,至今已培育了百位青年,這樣有意義的課程,同時也計畫跨及到國際,但因疫情困難重重,但李教授說我們仍蓄勢待發,不努力我們什麼都沒有,李教授也期許亞洲大學共同努力生態人才培育。
圖說:亞大校長蔡進發(前排左起)、李家維教授、亞大副校長柯慧貞,與出席演講的師生合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