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大通識中心「文藝大師系列」講座,邀請台灣文學大師陳芳明演講

陳教授以文學角度,暢談文學家眼中的生態之美,文學能讓人相互理解、認定,凝聚台灣命運共同體。

圖為亞大「文藝大師系列」講座,邀請台灣文學家陳芳明,以文學角度暢談文學家眼中的生態之美。
圖為亞大「文藝大師系列」講座,邀請台灣文學家陳芳明,以文學角度暢談文學家眼中的生態之美。

亞洲大學通識中心舉辦「文藝大師系列」講座,邀請台灣文學家陳芳明,以文學角度暢談文學家眼中的生態之美。陳教授表示,文學是反映內心的鏡子,反射內在最真實的模樣,現今看似生態環境與經濟起飛互相衝突,但透過文學讓大家能夠相互理解與認定,凝聚台灣命運共同體。

亞大現代美術館館長潘璠表示,亞美館本次的「地球.脈動中」特展,是台灣首見的生態與藝術結合展覽。陳教授則是以文學與生態結合,談論文學家眼中的生態之美,透過不一樣的角度閱讀生態,更能讓同學們擁有不一樣的學習視野。

陳教授首先談到自己的生命歷程,他說,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,創立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、政治評論、曾在多所大學中文系任教。事實上,身為解嚴後首次在大學教授台灣文學史的教授,他認為文學從來就不是靜態的,而是說出事實、說出真相。文學是內心的一面鏡子,能反射內在最真實的模樣;在文學裡,注入不同的語言,才有其象徵和差異。

圖為陳教授表示,文學從來就不是靜態的,而是說出事實、說出真相。
圖為陳教授表示,文學從來就不是靜態的,而是說出事實、說出真相。

談及台灣文學的環境之美,陳教授指出,1980年代後台灣作家的環保意識抬頭,這時期的作品包括:韓韓與馬以工合著的《我們只有一個地球》、蕭新煌《我們只有一個台灣》等作品,開啟台灣文學的環保之美。當時加工出口區使台灣經濟起飛,工業化、都會化也帶來環境危機,女性作家也開始對環境意識產生覺,如:心岱、張曉風、洪素麗、凌拂、蕭颯、袁瓊瓊、廖輝英、蘇偉貞等,都用作品關懷台灣土地。

之後,開始有環保作家,透過實地探勘採訪推動環保文學的進步,海洋作家廖鴻基《環保花蓮》、《討海人》;吳明益《迷蝶誌》等,台灣生態的豐富性與環境文學環環相扣,在一部部好的作品之間,讓讀者看見作者所到之處和帶來的真實感受。

陳教授也提出對台灣文學環境生態的反思,「我們只有一個台灣,為什麼台灣環保文學到1970年代末期才出現?是否與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這個重要關鍵有關?」他說,從時間軸來看,台灣的族群意識、性別意識在1980年代才逐漸提升,而台灣文學生態意識比政治生態還更早解嚴,因為文學不會貶低他人,是一視同仁的理解,由外部刺激而形成的意識覺醒。

通識中心老師許炳坤提問,在現在的環境之下,生態環境與經濟起飛之間如何保持平衡?陳教授回應,雖然兩者之間互相衝突,但也因為現今社會比以前更重視生態環保,生態即是生存,萬物之間都有其生存法則,最重要的是透過文學的傳播,可以相互理解與認同,尊重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,就是凝聚台灣命運共同體。

圖為台灣文學家陳芳明(右5)到亞大演講,與亞大美術館館長潘璠(右4)、通識中心主任黃淑貞(右3)等人合影。
圖為台灣文學家陳芳明(右5)到亞大演講,與亞大美術館館長潘璠(右4)、通識中心主任黃淑貞(右3)等人合影。